1、循環經濟優勢
公司按照'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、綠色發展'的理念,構建以純堿、氯堿、化纖為核心的'兩堿一化'循環經濟模式,實現產業鏈銜接、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多級利用,形成相互依存、共生共存的工業生態系統,取得了'兩增兩降三節'(增產增效、降成本降能耗、節水節電節汽)的良好效果。集團年節水2000萬方,利用濃海水1300萬方、節省堿石95萬噸、回收原鹽60萬噸、回收二硫化碳4萬噸,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減少了資源和能源消耗,真正實現了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,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
2、綠色發展優勢
公司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,把社會和環境責任作為發展的首要前提,既抓金山銀山,又抓綠水青山,堅守環保底線,積極推進污染防治技術改造,不斷加大環保投入,積極落實國家環保政策要求,為企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公司全部鍋爐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污染物排放達到了超低排放限值要求,原煤等粉狀物料全封閉存儲,石灰石等塊狀物料建設擋風抑塵墻。引進先進技術回收粘膠短纖維生產廢氣中的二硫化碳循環利用,并研發低濃度大風量廢氣生物處理技術,提高綠色優勢。不斷地開展清潔生產審核,改善生產過程控制,提高生產效率,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,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,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,提高物料的循環利用率,提升企業治污減排管理水平,降低污染物排放。
3、技術優勢
粘膠短纖維領域,具備了粘膠短纖維生產線從工藝設計到配套制作的全部能力,新產品研發向多元化、功能化、高附加值方向發展,成功開發了醫療衛材用高白度粘膠短纖維、彩色纖維、異型超短纖維、有機阻燃纖維、莫代爾纖維等100多個品種,產品差別化率達90%以上。竹代爾纖維(具有自主知識產權)、石墨烯纖維等新產品。同時,公司是國內粘膠行業《莫代爾短纖維》等多個產品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的重要參與者。
純堿領域,擁有固相、液相和擠壓法三大工藝生產重質純堿的企業。開發應用鹽水預精制管道防結疤技術、液相水合法重灰技術、電石渣漿利用、富氧助燃技術、液體脫硫劑等技術。同時,公司參與《碳酸鈉生產技術規范》多項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制定與修訂。
氯堿領域,公司擁有離子膜法電解制堿生產工藝,并先后自主開發和應用零極距電解槽、大型聚合釜等關鍵設備,合作開發低汞觸媒、專用樹脂產品。
有機硅領域,公司單體產能已達20萬噸。關鍵設備流化床與青島科技大學共同研發。成功開發無溶劑法高含氫硅油、有機硅行業關鍵工序——單體合成、二甲水解新技術等多項新產品、新技術。擁有多項發明專利。
4、規模優勢
公司目前純堿產能為340萬噸/年,規模優勢明顯。其中,與青海五彩礦業有限公司聯合進行的“110萬噸/年重質純堿項目” 為提升海西州產業競爭力、推動區域跨越發展、帶動當地經濟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另外,公司“20萬噸/年差別化粘膠短纖維擴建項目” 是三友優化產業布局、推動產業升級的重點項目,整個項目的設計貫穿了“綠色、品牌、效益”的理念。
5、質量優勢
公司的純堿產品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。同時,我公司純堿產品還具有“重質化、低鹽化和散裝化”三個方面的優勢。自2006年以來公司純堿重質化率達80%,高于我國純堿重質化的平均水平;純堿鹽分水平基本控制在0.3%以下,部分產品達到了0.2%甚至更低,達到了國標Ι類優等品的鹽份要求;散裝化率已經達到了全部產品的30%,散裝化不僅中間過程的損失,避免了污染和降低了包裝成本,同時還能為客戶提供產品散裝余熱,有利于下游客戶提高純堿的使用效果、降低能耗。
在差別化粘膠短纖維領域,我公司是多個產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與者,同時還自行研發了潔凈高白度粘膠短纖維、無紡布用高白度粘膠短纖維、莫代爾粘膠短纖維等產品,產品的優等品率達到了98%以上。同時,公司還先后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和歐洲生態紡織品OEKO-100(I級)認證,已經在粘膠短纖維市場上建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和品牌效應。
6、原材料供應優勢
公司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原鹽,石灰石,電石,原煤,粘膠短纖維生產用的棉漿、木漿、竹漿等。其中,南堡鹽場的儲鹽場緊鄰公司,可以直接為公司生產提供原鹽;三友礦山的石灰石品位較高,且距離公司僅60公里,可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優質原材料供應;粘膠短纖維生產用的棉漿、木漿、竹漿主要由下屬子公司提供;液氨的供應商均在公司周邊70公里的范圍之內。公司緊鄰主要原材料產地,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。
7、交通優勢
公司地處冀東平原,交通便利。區內有鐵路京哈線、京秦線經過;京沈、津唐、唐港等多條高速公路將唐山地區與全國高速公路網連接到一起,陸路交通四通八達;海運碼頭京唐港、天津港、秦皇島港也離公司較近;公司擁有自備鐵路專用線,可以充分保證公司物流的需要;此外,公司周邊的環渤海高速公路和曹妃甸海港已經建成投入運營,將使公司的交通運輸更為便利。